50年一遇的严重冬春连旱给足彩预测网站夏粮生产造成了严重威胁,大灾之后粮价是否会上涨,一时成为上上下下关注的焦点。记者在河北、山西、安徽等小麦主产区调研发现,当前旱情对各地小麦产量影响不一,但是粮价上涨空间有限,更不会暴涨。 干旱对不同旱区小麦产量影响不一 河北省农业厅粮油处处长张凤荣介绍说,今年河北省小麦播种面积为3590万亩,约3200万亩小麦有水浇条件,旱地三四百万亩。他认为,旱地小麦在常年也需要浇水,和今年的情况不会有太大差别,对于有浇水条件的小麦来说,如果旱情不持续发展,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。 据河北省农业、水利、气象等部门统计,目前河北省受旱面积为3500万亩,其中春白地受旱面积2000万亩;冬小麦受旱面积近1500万亩,其中约600万亩冬小麦受旱严重。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马瑞昆说,对冬小麦产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灌溉,依靠降水远不能满足小麦的生长需要。河北省正常年份降雨量在130至150毫米,以平均亩产800至1000斤小麦计算,需要水量400毫米以上。 因此,旱情对小麦产量构不成很大影响,但种粮成本会因抗旱而增加。他认为,确保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是3月底至4月初的小麦拔节期。当前河北省小麦正处于越冬期,还未返青,并非小麦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,因此干旱对小麦产量品质影响并不是很严重;同时,今年小麦越冬期间,河北省气温较常年要高,没有出现大面积冻死苗的情况发生,反而有利于小麦产量提高。 但是,山西和安徽的形势并不太乐观。 山西运城市闻喜县凹底镇是全市旱情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。记者在该镇中宽峪村看到,当地的麦苗枯黄的较多,麦田里一片黄色。 村民李生引告诉记者,当地都是旱地,只能“靠天吃饭”,2月7日下了一场中雨,旱情得到了很大的缓解,但小麦长势还是不容乐观。他在地里拔了几颗小麦说,现在不少小麦的主根都已经枯死了,小麦的生长肯定要受到影响。 村民朱锁仓种了8亩冬小麦,他说,从2008年10月到2009年2月就没下雨,现在旱情有了一定的缓解,但是肯定要减产。“当地是旱地,往年一般亩产三四百斤,今年产量估计会减少5成,可能亩产只有200斤左右。”他说。 山西省洪洞县万安镇双昌村支部书记樊林保说,全村2600亩小麦,全是旱地小麦,全部要靠天吃饭。由于没有水源,没有任何浇地办法。2月7日以前,麦田里旱得三米深不见湿土,预计今年小麦将减产一半以上。 去冬以来,山西省降水量严重偏少,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三个严重冬旱。截至2月6日,山西全省受旱面积达3293万亩,据农业部门统计农作物受旱面积827万亩,其中严重受旱面积602万亩,干枯92万亩。 运城是山西省的小麦主产区之一,运城市农作物受旱面积324.5万亩,其中小麦受旱面积275万亩,闻喜等县的个别地块的麦苗已经枯死。 运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卫典臣告诉记者,今年的小麦肯定要减产,但是减产幅度还不好估计,还要看以后的降水量,如果今年的降水较好,产量不会受到很大影响。 安徽省农委主任张华建说,目前还不是决定粮食产量的关键时期,但根据现在的苗情和抗旱的情况,夏粮比预期减产的可能性较大。“即使能保住去年的产量,也算是夺取了抗旱的胜利。”他说。 夏粮价格不会暴涨 尽管干旱对小麦产量影响不一,但是不少政府官员和业内专业人士认为,夏粮上涨空间有限,更不会暴涨。 马瑞昆指出,干旱对夏粮产量没有影响,对粮食供需形式也没有影响,因此干旱不影响价格。而且国家掌握大量的粮源,几乎所有种粮的农民家中都有储藏粮食。 安徽省粮食局计划调控处处长许维彬也赞同这一观点。他分析说,从市场的供求关系来讲,现在粮食储备充足,后期除非夏粮严重减产,否则粮价不会大涨。 他说,足彩预测网站连续5年粮食丰收,目前全国的小麦储备已突破2000亿斤,不存在由粮源问题而导致粮食价格上涨的现象。眼下,局部地区和境外的粮食价格上涨,更大程度上是由心理预期造成的,是一种简单的“减产?涨价”理论。 记者10日上午在安徽省粮食批发市场了解到,近期粮食价格和供求关系变化不大,价格甚至还有小幅下降。安徽省粮食批发市场副总经理葛亮分析认为,从成交量不大和价格平稳可以看出,市场对粮食价格上涨的预期并不大。 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(2月4日),该市场安排安徽、江苏、山东、湖北、河北等省的小麦交易,计划74万吨,实际成交30万吨,成交率仅超过40%,还不到一半。白麦价格1723元/吨,比春节前略有下降。 针对近期郑州期货市场“905合约”每吨上涨100元,葛亮分析认为,“905合约”是2009年5月份交割的价格,即便今年粮食预计丰收,在往年这一时段正是粮食青黄不接之时,期货价格也会上涨,这是很正常的现象。 “小麦期货一向很稳健,但是这一次却出现了强力反弹。”国元期货信息研究部研究员夏承周表示,春节后几天,小麦期货上涨了124点,差不多上涨了6.2%,如果和2008年10月份1886点的底部相比,小麦期货已经上涨了13%。 夏承周表示,小麦期货的上涨主要是受到了“干旱因素”的影响,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市场炒作,实质性的影响并不大。而同一时期,菜籽油、豆油期货反弹幅度很小,粮食类期货整体比较平稳。(记者:曹国厂 晏国政 滕军伟 葛如江 马姝瑞) 稿件来源: 经济参考报 |